我们之前都用过很多的时间与自己相处,我想,没有哪一次多过这几年的时间。疫情又一年,我们或许还有很久才能回到从前的逍遥快活,所以只能越来越学会如何好好照顾自己,懂得如何好好保护自己。疫情这两年,我都在蒲種生活。幸好同居的人都是熟悉的闺蜜和艾先生,大家一起熬过了这些日子。工作上的忙碌、生活上的无趣、不能控制的疫情,大家的情绪也都起起伏伏的。直到最近这几个月,疫苗的全面覆盖率提升了才正式带来比较安心的感觉。
这一本书,或许适合也想要好好照顾自己的你
说到「照顾」这两个字,大部分的我们都会想到: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好好休息?有没有锻炼身体?等等这一系列日常的生活清单。确实,照顾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吃好睡好学好,把自己的生活调整成一种自律的状态,在工作和生活之中找到平衡。正当我以为这一本书也是要这样告诉我时,错!其实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忘了如何好好照顾自己。怎么说呢?
因为我们都为了照顾别人,而忽略了自己。
分享一小段我在书中读过很喜欢的段落:
「放手的基本前提是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而且我们无法解决不属于自己的问题,以及担忧其实所无济于事。我们要做的是对他人的责任放手,转而关注自己的责任。要是有人闯了大祸,让他们自行面对。我们让别人做自己,让别人自由,负起责任与成长。而我们也让自己有同样自由,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且努力分辨自己哪些事物能改变,那些不能。 」
事实是,我常常因为别人的问题纠结烦恼,我分不清楚是谁的问题,总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负起一些责任让别人好过。更多的时候,我想方设法想要帮助他/她解决问题,到头来自己难受了,别人却不以为意。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总和我自己过不去。我对自己感到不满意,虽然反省是好事情,可是这一种感觉慢慢侵蚀了自己,总觉得自己有问题,做事情提不起劲。直到有一天,我决定做个分割。把别人的责任让他自己负责,我们都有责任共同成长。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状况渐渐好了起来。无论在生活的那个阶段,工作、家庭或友情,责任分割的决心真的很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过好自己的人生!当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我学会了不要二话不说地就帮他解决问题,或许从“你需要我帮忙吗?”开始。因为给别人自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感受呢?
即使每一天都在家做同一件事情,我们的感受都会随着环境和与人相处的不同,天天经历不一样的感受。最可怕的是,生活和工作有时候麻痹了我们的感觉,让我们忘记自己其实过得不快乐,或者不愿意的状态。也或许,察觉到了感受,可是怕这一些感受被别人知道了,会伤害自己,所以选择不说出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
我是一个会把感受收在心里的人,只选择把它说给自己相信的人。面对自己的感受,我喜欢用对话的方式,写在一本小簿子里,想象和自己说话。我把那一些可能会伤害别人的话,或者是比较不好听的话,都写在了簿子里。面对自己的感受,面对自己也有错误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平庸,也面对自己还在学习的路上。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倾述他/她的感受,每个人处理感受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甚至不能强迫每个人都需要和我们说他们的心声。最重要的是,就如作者所说的:感受也许不会总是令人愉悦,但压抑感受绝对会变得相当悲惨…我们就是去感受。我们「能够 」感受。去感受是不要紧的,去感受是正常的。一般认为感受有千百种,怎样称呼这些感受都可以,重要的是去感受。
这里分享当我察觉自己有很多的感受时,我会怎么做:
第一,就如我刚刚所说的。我会把这一些感受写下来,认真想想是什么事情的根本、是谁的行为导致到我有这一些感受。
第二,如果这一些感受是不好的,我会先让自己的脑袋冷静下来,让自己抽离那一些不好的情绪。然后告诉自己,这一些感受都是由自己内心的小孩发出来的,这时候需要的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第三,和相信的人抒发我的感受。告诉他/她我需要3-5分钟的时间和他/她说些事情,说一说什么事情发生了,对谁有什么感觉。其实和人抒发感受并不代表事情会解决,而是一种把内心的压力说出来的畅快。所以,请考虑那些愿意听你的感受而不会随意强加他/她想法评判你的人尤其重要。
第四,最后的最后,厘清了自己的感受和调整了情绪,那就去采取行动吧!毕竟,唯有改变了某些事情,结果也才会跟着改变啊。
但,如果有一些事情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里的话,我们或许需要学习如何放过自己。
曾经在Netflix看过一期有趣的节目《假装我们在城市Pretend It’s a City》,美国作家弗兰·利博维茨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I understand being angry at me when i say things like, “People should do this” or “This should happen”, if people thought that I could change it. But if I could change it, I wouldn’t be so angry. The angry is, I have no power, but I’m filled with opinions. (当我说“人们应该这样做”或“这件事应该去做”,如果人们认为我能改变它,那我可以理解别人恼怒我。但是如果我能改变它,我就不会如此愤怒了。愤怒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权利,却又意见多多。)
我想,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能力的范围所在,就是面对自己情绪的第一步开始吧?
学习照顾自己 也需要目标的
生理上照顾自己,往往都有很明确的目标。比如说,我在下个月要每周运动3天,或者要瘦下多少多少公斤,要几点起床几点睡觉来维持好状态等等。然而,要在心理层面上学习如何好好照顾自己的我们,应该怎么衡量呢?
或许我们可以先思考,现在的自己是在什么样的状况。我们面对目前的状况,感到满意吗?如果满意,那很好,试想想有什么可以进步的吗?如果不满意,也没有太糟,试想想有什么是我们想要改变的?为此,设立一个一个的小目标。
「目标很好玩,能激发对生命的兴趣与热情,有时也让人生更有趣,更令人觉得过瘾。设定与写下目标具有魔力,可以让心理、精神与情绪上的力量加添动能。我们不仅会察觉到自己需要完成的事,而且会去做。」
我们有时候希望生活在一夜之间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却忘了我们也可以慢慢变好。
这本书适合谁?
或许适合不懂得好好照顾自己的人,但我更相信,这一本书适合自以为已经照顾好自己的人。如果你发现自己处在一种明明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却好似无力改变周遭的事,我觉得你可以先从这一本书得到灵感,如何更好地照顾好自己。
这一本书的作者Melody Beattie以轻描淡写的方式说出了她的一生经历后的感想。她曾经遭遇过遗弃、绑架、性侵、酗酒、嗑药、离婚、丧子。这世界那些不好的事情,几乎都发生在她的生活里。她透过书写把她的如何突破障碍的信念和哲学改变了或许遭遇和她一样的人。
读后感
我对于 「 如何照顾好自己」有了新的认知。照顾自己不再只是活的好好的,更重要的是认知到自己的感受。这本书一共有三个部分1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 「练习照顾自己」的联系。我强烈建议大家可以跟着书上的练习题整理自己的感受,过程很疗愈。 另外,这本书第三部分有很特别的主题:共同依赖。共同依赖最大的误性,就是总是吸引自己最不想要的东西,可以偏偏自己的行为却导致了同样的结果。举个案例,为什么生活在暴力倾向的家庭背景中,长大的孩子们很容易被同样也有暴力倾向的人吸引呢?简单来说,共同依赖就是认定了我就是需要和这样的人产生关系的心理。最可怕的是,这一种心理可能是模糊不清,复杂又难懂的。
《每一天练习照顾自己》 Melody Beattie
这一本书是Melody Beattie在1986年出版的心灵励志书籍,书中内容帮助了那些深陷于痛苦的人勇于突破信念。至今这本成名作已经销售八百万本。
大众书局 点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