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自己的书籍。
在和艾先生前往去Avani Sepang Staycation的这一天,我们先前来到了一个小咖啡馆。红蚂蚁图书馆有很多二手书籍,当然这里还售卖着我一直吵着艾先生想要吃的蛋糕。我游走在木柜子之间,突然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想太多也没关系》。脑子里「啪」地一声,想太多怎么可能会没关系呢?我就是那一位常常因为想太多,而饱受煎熬的人。生活常处在焦虑不止,在人际关系中也经常受伤。我眼疾手快地把书取了下来,在吃蛋糕的片刻时间,目光无不停留在字里行间。
阅读期间,我仿佛在人群中突然见到这一位很久不见的好朋友,她知道我在想什么,她也猜得透我不曾说出来的痛苦。她不像其他人那样忽视我的感受和想法,而是一字一句地告诉我,为什么我会怎么想、而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感受。无奈,在我还来不及把章节读完,我就需要离开了。后来,几经反转,我在书局找到它的另一个版本。
关于这一本书
《想太多也没关系》实战篇是作者Christel Petitcollin的第二本著作。我在咖啡馆阅读的是她的第一个版本,但我在书局找不到,反而找到了这第二版的实战篇。反正,都要读了,就索性先买了下来。是什么样的人能够那么精准猜透这世界上15 – 30%人的心理活动,并且还能够依据各种场景和案例,去分解出我们的想法构造呢?(没有错,我用我们,是因为我终于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不只是我每天胡思乱想~实在太兴奋了)。
作者Christel Petitcollin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心理治疗师,她的工作包含着为来访者排解压力和焦虑,并倾听他们的谈话给予指导。透过她二十多年来的临床实验,她发现绝大部分受困于人际关系以及压力焦虑的人,有着一种有点敏感又害怕自己「想太多」的特征。而这一群人,正是她书中描述的「大脑多向思考者」。那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大脑多向思考者」?当你无可自拔地把书一页一页地读完,并且对书本里的行为和感受都有强烈的共鸣,那这一本书就是写给你的。因为不能理解的人,在翻开书籍的第二页,就不会继续读下去了。(真的,我没有骗你。)
我需要足够的运气,才可以在这一个时间点上遇见这一本书。正因为我的生活即将引来巨大的改变,职场转换跑道、搬离熟悉的城市、人际关系里的变化,我的脑袋每一天都在「想太多」。焦虑、压力、恐惧,甚至严重的自我怀疑,都一点一滴地让我迷失了我自己。但是这一本书的力量,凭借着一字一句,渐渐地让我看见自己不曾看见的那一面。或许我没有机会当面谢谢她,但这一本书,为我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
谁是「大脑多向思考者」?
这一类人因为独特的思考模式导致他们天生有非常敏感的知觉,虽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在别人眼中通常是非常有才华,却又是对自己最没有自信的那一班人。在权力斗争的游戏里,他们往往是输家。实力、公正、清廉是他们在职场中的绊脚石,也是他们无法理解职场潜规则的天花板。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的时候,常分不清楚别人是「披着羊皮的的狼」,往往步入陷阱而不自知。和别人不一样,却又不敢承认与别人不一样,所以为了生存养出了「真我」与「假我」。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受伤,常因为别人的感受思考多过顾及自己的情绪。读到这里的你,如果觉得90%认同,那我建议你买下这一本书好好阅读。不需要再一个人受苦,因为还有我和你一样。
这一本书教会了我什么?
一:承认自己的与众不同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不理解别人口中那一个「比别人聪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自己。甚至有人曾经说我很凡尔赛(即精神上认为自己很厉害的人(实际上可能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说我是龟兔赛跑里的兔子(即认为自己自作聪明)的人。当然了,我还是不能理解「比别人聪明」的意思。或许是因为在我的生命体验里,我不曾因为聪明而获得了什么。相反的,我大部分的荣誉,都是通过自己无数熬夜与刻苦努力换回来的。
聪明才智,就好像哪一位总是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拿到好成绩的同学那样讨厌。而我总是很厉害逼自己努力、去尝试、去思考、去面对自己害怕的事情,却收获了一句「你好聪明」?这,或许是我和「聪明」的私人恩怨,但我又不能不否认,我的思维模式行为好像又与他人有所不同。因为我发现自己总是可以多项任务进行,并且学习和认知能力也比别人快。在有意识的情况下,我真心想要的目标都能够实现。
我在书中学会与自己和解,原因是因为我理解了自己精神层面过于活跃的原因。这一种即复杂又特别的思维,就像蜘蛛网格一样,会不断地发散,同时还会回溯到之前的经验。一般人的思维会以线型循序渐进地思考一件事情,而我们则倾向于树枝状地开枝散叶。我们的大脑可以同步地「发散」与「串连」,思考过程中会不断地交错、连续、回溯,习惯根据当下事件分析和思考。而这样的思考方式没有分层、阶级的概念,所以为什么我们对于社会上的阶级概念会如此难以接受的原因。
我发现,当我深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我更加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我可以再陷入深度思考之前,意识到自己正在深挖,并且远离了现在的时间点。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生活是为了未来而存在。我仿佛忘了现在的自己正在呼吸,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个想到很远的未来。承认自己的不同,我反而学会了与他人释怀。
二:接受自己的「自我」
书中有一段话对我的影响很深:
对自己来说,「我」才是最重要的人。仅此而已,别无他人。不管我否认「自我」或接受「自我」,「自我」它一直都是存在的。没有任何情况可以改善这个事实。因此,对你而言,也是相同的。「你」是你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是作为人类基本的真理,无法改变,即使有时这个「自我」会困扰你。但只有「你」能照顾你自己的健康、幸福及身心灵的成长。如果我否认人类基本真理的话,我将成为一个「否认自己存在,却只会照顾他人,满足他人需要的人」。
以上,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我,却又是从那么可怕的事情走出来的人。当一个人不选择倾听自己内心的时候,她将活在痛苦之中。因为她不能忽视内心的声音。当夜深人静、当她一个人独处、当她冲凉、跑步、阅读甚至吃饭的时候,这一些声音将会悄然无息地跑出来。直到有一天,她知道她终究要面对它。我们有时候漠视了内心的悲伤或愤怒,甚者忽略自己屈辱或受不合理的待遇,所以我们的灵魂才会默默的哭泣。接受「自我」,我们才能够好好地思考、好好地爱自己。
三:刷新与金钱的关系
透过这一本书,我正式了自己看待金钱的方式,并且懂得如何分辨身边的「心操操控者」。毕竟,就如作者所言,我们这类型的人会身陷贫穷的假象,或许是因为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大方显出我们的所有物,让投机者有机可乘。然而,当我们意识到金钱也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对等原则的方式,那么我们在付出的时候,更应该去获取应得的报酬。记得,当我免费帮别人工作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剥夺别人赚取金钱的权利。
「价格不是在于人们所能支付我的数字,而是在于我的价值。」
读后总结
我不知道作者如何从我的脑袋里抽丝剥茧地写出了我的想法,但这一本书实在与我有太多的共鸣。她写出了我这三十年总是遇见的人际关系问题,甚至包括我对于金钱不解的关系。我希望更多的「大脑多向思考者」可以看见这一本《想太多也没关系》实战篇,因为想太多实在是太痛苦了。而这一本书是根据科学以及活生生的临床实验而精简出册,没有鸡汤也没有激励,这只不过是「想太多」的人们一起欢庆、探索自己寻求幸福之道的书籍。
祝你阅读愉快❤️
想要购买书籍?
POPULAR ONLINE ➤ ➤ 点击购买
城邦阅读花园 ➤ ➤ 点击购买
Kinokuniya Malaysia ➤ ➤ 点击购买
Booking.com